高2019級四班 楊婧
“尊敬的老師們,親愛的……”,“謝謝大家……”話音一遍遍想起,一遍遍落下。誠如我曾提到過的昨日之聲,音猶在耳!回顧已然過去的比賽,仍舊是記憶猶新……
修改自己的稿子的時候,我全然不覺,直到結束比賽后整理底稿,才發現最后用來參賽的稿子已經足5.0版了。由自己改、同學幫改、老師指導改,反復錘煉,字斟句酌,不斷去收集資料,了解“五四運動”,了解“疫情之下的中國人”。也是通過這一次的準備,我能夠深深地感受到“守望相助”已經不再是口號,也再一次對“與祖國同頻共振”有了更為深刻的感受!
確定好了演講的底稿,接下來就是反復的試講,琢磨情感語調,停連和重音,反復地記錄控制時長。我也曾因為卡在一句話而重新計算時長,也因為內容的雜多,而超出時長,調節語速。反復的調整,反復的確認是為了保證最后呈現效果的精良,也是為了能夠不負同學和老師的信任與付出。誰都沒有說,可是誰都明白——只要站上舞臺,在我身后的就是整個班級,為了對得起自己的付出,也不辜負身邊人的鼓勵,反復地去背誦、演練,為的就是“無悔”、“不負”。
整過演講比賽的籌備過程,從底稿的摹寫,時長的確認,VCR的準備緊張卻又有序。這少不了老師和同學給予我的幫助,有老師反復的幫助我打磨稿子,有同學幫助我平復緊張的心情……能夠說,我收獲的成績離不開他們任何一個人!
燈光打下,話音便起。一位又一位同學的華章落地,有師哥師姐,也有我的同齡人。演講比賽抽到了一個中間數字“5”的心里倍感慶幸,既不用作最前面的“先鋒隊”,也不用去完成最后的“收官之作”。但其實你說一點也不緊張吧?也不是,說很緊張吧?也不是……那種促進自己成長的感覺很微妙,難以言表!
再去回憶演講比賽中映象最為深刻的事,我也記不起當初站在上面抬起話筒是怎么發出第一個字音的,只知道站上去腦子是空的,音節像是安了彈簧,便自己一個接一個跳了出來。我想應該是因為有些緊張,本應該行如流水的演講內容被我遺忘了一部分。我是害怕的,我怕就卡在那里了,但好在我反復的準備足夠充分,憑借著腦中對幾遍稿子的不同印象努力拼湊,也可以說最后半部分的內容是青黃不接。事后聽起來,就全無底稿的華美,但幸而聽起來還是流暢的。我也明白的,要做一次好的演講,也許與華美的詞溢相比起來,行如流水更為重要。這也是為什么我會選擇放棄去回憶原本的內容而去重新發揮的原因。
演講比賽已經結束,這次活動于我而言更應該反思的是怎樣去克服這種緊張的心情,也讓我再一次意識到賽前準備的重要性。我相信下一次會更好,以后,我們會一直“守望相助,與祖國同頻共振”,在我的成長過程中,我會一直努力,即使仍不完美,但相信我會在學校的各種活動參與中越來越優秀!
|